现代解析
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和子陵祠之美的诗。接下来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。
首句“万里秋云尽,天空只客星。”描绘了秋夜的天空,云彩都已散去,只有一颗孤独的客星(行星)在夜空中闪烁。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空旷和宁静。
第二句“光含明月冷”,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寒冷和明亮。在秋天的夜晚,月光显得格外清冷,这种氛围给人一种寂静和沉思的感觉。
第三句“影人绛河冥”,绛河在古代指银河。这一句描述了人在银河下,身影被月光和星光照亮,周围的环境非常幽暗和神秘。
第四句“双瀑为长带,千峰是翠屏。”描绘了子陵祠周围的自然景色。双瀑像两条长长的带子,而千峰像翠绿的屏障,这样的景色非常壮观和美丽。
最后一句“临风一舒啸,冉冉下仙灵。”描绘了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,深吸一口气,发出长长的呼啸。这里的“冉冉下仙灵”可以理解为诗人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,与神仙同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天空、月光、银河、瀑布和山峰等自然元素,展现了子陵祠周围的美丽景色。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,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。同时,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,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,让人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和意境。
屈大均
屈大均(1630—1696)明末清初著名学者、诗人,与陈恭尹、梁佩兰并称“岭南三大家”,有“广东徐霞客”的美称。字翁山、介子,号莱圃,汉族,广东番禺人。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中年仍改儒服。诗有李白、屈原的遗风,著作多毁于雍正、乾隆两朝,后人辑有《翁山诗外》、《翁山文外》、《翁山易外》、《广东新语》及《四朝成仁录》,合称“屈沱五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