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纻词三首 其二
青春遥夜开华堂,绮罗弦管东西厢。
阿谁公子淮南王,美人家本邯郸倡。
合蝉堕马耀明妆,起舞为君陈乐方。
翠曾参差烟际翔,鸾惊龙婉相颉颃。
西城北里各擅场,罗袖文巾纷御香。
明眸善睐含流光,舞罢云中孤月凉,若耶溪水胜潇湘。
阿谁公子淮南王,美人家本邯郸倡。
合蝉堕马耀明妆,起舞为君陈乐方。
翠曾参差烟际翔,鸾惊龙婉相颉颃。
西城北里各擅场,罗袖文巾纷御香。
明眸善睐含流光,舞罢云中孤月凉,若耶溪水胜潇湘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华丽夜宴上的歌舞场景,充满动感与色彩。
开篇点出夜晚的宴会在华美的厅堂举行,两侧厢房传来音乐声,贵族与舞女们齐聚一堂。诗中提到的“淮南王”和“邯郸倡”暗示这场宴会的主人是位显贵,而舞女们来自以歌舞闻名的邯郸,增添了奢靡氛围。
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舞姿:舞女们梳着流行的“合蝉”“堕马”发髻,妆容明艳。她们的舞姿如翠鸟轻飞,又如鸾凤与游龙般灵动飘逸。不同区域的舞者各展所长,衣袖飘香,眼神流转含情,整个画面充满动态美感。
结尾笔锋一转,舞罢后只剩云中孤月,透着凉意。最后一句提到“若耶溪水胜潇湘”,若耶溪是传说中西施浣纱的地方,这里可能暗指舞女的美貌胜过传说中的潇湘神女,留下余韵让读者回味。
全诗像一场快镜头下的盛宴记录:前半段热烈欢腾,后半段骤然收束,用孤月凉意反衬出繁华易逝的淡淡惆怅。最妙的是对舞姿的比喻,把看不见的音乐和舞蹈化作可见的飞鸟游龙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