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巫闾山登览

我寻桃花洞,花源寒蕊迟。
缥缈吕公岩,遗迹不可追。
古松千年物,下有无字碑。
黤惨积铁色,石苔铜绿滋。
雕斲慨秦汉,混濛思黄羲。
灵风生两腋,扶毂凌欹危。
羽节俨前导,云旗纷后随。
神人展歆肸,赐我金茎芝。
服之身力健,延年以乐嬉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医巫闾山时的奇幻经历,充满仙侠色彩和浪漫想象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:

第一部分(前八句)写登山所见实景:诗人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洞,但花期未到,寒蕊未开。山间云雾缭绕的吕公岩已难寻遗迹,只见千年古松和斑驳的无字碑。这些景物都带着沧桑感——铁锈色的山石、铜绿般的苔藓,让人联想到秦汉时期的雕刻工艺,思绪飘向更远古的黄帝伏羲时代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六句)笔锋一转,进入奇幻世界:突然山风化作仙气托起诗人,让他像仙人一样腾云驾雾。仪仗队举着羽毛节旗在前开路,云霞如旌旗在后追随。这里用"扶毂"(扶着车辕)、"羽节"(仪仗)等意象,把登山过程神话成仙人出游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四句)达到高潮:神仙显灵赐予长生不老的金茎芝,诗人服用后身强体健,获得永世欢愉。这个结局既符合医巫闾山作为道教圣地的背景,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。

全诗妙在虚实结合——从现实景物自然过渡到奇幻想象,把普通的登山写成遇仙记。诗中"黤惨积铁色"等生僻词其实在描写山石苔藓的斑驳质感,而"羽节""云旗"等意象构建出瑰丽的神仙仪仗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自由奔放的想象力:一阵山风就能让人羽化登仙,一块苔痕就能穿越千年,这种浪漫情怀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