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恋花 其一 秋夜

御夹凉生衣袂早。
雁宿沙洲,处处开红蓼。
月满关河凋塞草。
一声玉笛征人老。
促织催寒秋思好。
剪烛西窗,叹息知音少。
倚仗登楼姿远眺。
白云片片西山小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蝶恋花》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孤独与思念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,展现了征人(远行或戍边的将士)的愁绪。

上片(前四句)写秋夜的凉意和萧瑟之景:
1. "御夹凉生衣袂早"——天气转凉,衣衫单薄,寒意早早袭来。"御夹"指抵御寒冷的夹衣,暗示季节变化。
2. "雁宿沙洲,处处开红蓼"——大雁停歇在沙洲上,岸边红蓼花盛开。红蓼是秋季常见的野花,点缀出秋色的寂寥。
3. "月满关河凋塞草"——月光洒满边关河流,塞外的草木已枯萎。"凋塞草"暗指边塞的荒凉和时光流逝。
4. "一声玉笛征人老"——远处传来笛声,让戍边的将士更感岁月催人老。笛声常象征思乡,这里强化了孤独感。

下片(后四句)转向内心的愁思:
1. "促织催寒秋思好"——蟋蟀(促织)鸣叫,仿佛催促寒意加深,引发更浓的秋思。"好"字略带反讽,表面说秋思"恰好",实则表达无奈。
2. "剪烛西窗,叹息知音少"——化用李商隐"何当共剪西窗烛"的典故,写独坐灯下,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心境。
3. "倚仗登楼姿远眺"——拄着拐杖登楼远望,试图排解愁绪。"姿"可能是"恣"的笔误,意为尽情眺望。
4. "白云片片西山小"——望见远处西山在白云间显得渺小,以景结情,暗示人在天地间的孤独与渺茫。

全词以秋夜为背景,通过雁、蓼花、塞草、笛声、蟋蟀等意象,层层递进地刻画了戍边者的思乡与年华易逝之悲。最后登楼远眺的镜头,将个人愁思融入广阔天地,留下余韵。语言清丽,情感含蓄,是典型的婉约风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