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清晨奉命出使山东的情景,充满对旅途和职责的思考。
开头两句写天刚亮就乘车离开京城,向东行进时沿途春意盎然。"关河"指险要的山水,但此刻都披上了春天的色彩,暗示这次出差虽然路途遥远,但风光不错。
中间四句用昼夜交替的画面展现旅途生活:白天沿着官道快马加鞭,傍晚在开满鲜花的驿站休息。晚上挑灯夜读《于公传》(汉代清官于定国的传记),暗示要以清官为榜样;"孝妇冤"借用汉代东海孝妇的典故,表示要为百姓伸张正义。
最后两句是想象:等到秋天登上泰山日观峰,要在满山松桂树下畅饮庆功。这里用"高秋"暗喻事业高峰,"松桂"象征高洁品格,把完成使命与欣赏自然美景结合起来,展现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全诗通过时间线索(晨出-日行-夜读-秋登)和空间转换(京城-关河-官舍-泰山),把出差行程写得既务实又风雅,既有责任担当又有生活情趣,展现了古代官员文人兼具的理想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