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矫志篇
龙虬虽困,不资鳝鳅。
鸑鷟虽孤,不匹鹜雏。
虽有香草,当户必除。
虽有仁人,在敌必诛。
狐白虽美,炎暑必置。
舟车之用,易地则弃。
蕙兰不采,无异蓬蒿。
干将不试,世比铅刀。
以骥捕鼠,曾不如狸。
饿夫获璧,不如得糜。
郭生纯臣,鲁连高士。
彼乃登台,此则蹈海。
宁直见伐,无为曲全。
宁渴而死,不啜盗泉。
鸑鷟虽孤,不匹鹜雏。
虽有香草,当户必除。
虽有仁人,在敌必诛。
狐白虽美,炎暑必置。
舟车之用,易地则弃。
蕙兰不采,无异蓬蒿。
干将不试,世比铅刀。
以骥捕鼠,曾不如狸。
饿夫获璧,不如得糜。
郭生纯臣,鲁连高士。
彼乃登台,此则蹈海。
宁直见伐,无为曲全。
宁渴而死,不啜盗泉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一系列对比鲜明的例子,讲了一个很酷的道理: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就算暂时被埋没或不被理解,也绝不会降低标准去将就。就像困在水沟里的龙不会和泥鳅混在一起,孤独的凤凰不会和小鸭子配对。好东西放错地方就会失去价值,比如冬天珍贵的白狐毛大衣夏天根本用不上,船在陆地上还不如一辆板车好用。
诗人用香草被当杂草除掉、宝剑被当成废铁、千里马抓老鼠不如野猫等夸张比喻,讽刺现实社会常常"眼瞎"——人才放错位置就被埋没,高尚的人在不适合的环境反而遭殃。但最后笔锋一转,亮出全诗最硬核的态度:宁可像棵树一样笔直生长被砍掉,也不愿扭曲求生;宁可渴死也不喝强盗的水。这种"宁折不弯"的精神,就像战国时期的鲁仲连宁可跳海也不向强权低头。
全诗像一串连环比喻,把"坚持自我价值"这个抽象道理讲得特别生动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就算全世界都不懂我,我也绝不将就"的傲骨,就像现代人说的"做自己,哪怕代价很大"。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能让人热血沸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