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小诗描绘了一个清晨梦醒的唯美画面,充满了仙气飘飘的意境。
前两句写实景:清晨微风吹动屋檐下的风铃(檐铃),叮咚声像天上仙乐(云璈)飘到枕边。这里用"云璈"(一种仙家乐器)来形容风铃声,暗示这不是普通清晨,而带着神仙气息。
后两句写梦境:美梦中断时还迷迷糊糊,分不清仙境与现实,只见白鹤衔着松枝上的露水飞向云端。这里"仙路杳"用得巧妙,既说仙境遥远难寻,又暗示梦醒后的怅然若失。最后白鹤青云的意象,把普通晨景瞬间升华成仙境。
全诗妙在虚实交融:风铃是实的,仙乐是虚的;松露是实的,白鹤青云是虚的。诗人用细腻的感官体验(听风铃、看白鹤)和朦胧的梦境,把平凡的清晨写出了"半梦半醒遇神仙"的奇幻感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梦醒时分的恍惚——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:刚醒时觉得梦里特别真实,现实反而像假的。
施枢
施枢,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(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)字知言,号芸隐,丹从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工诗。嘉熙时,(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)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。又尝为越州府僚。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