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诗呈双鱼(丙午五月端五游海珠,次日呈此。) 其一

俯仰千古馀,将诗与君评。
浑浑太古音,雄深为世经。
载赓自虞廷,五歌传夏声。
商颂既清庙,幽微入无形。
上泄天载秘,下宣文治精。
小雅及大雅,渊渊皆难名。
滔滔江汉流,倬倬云汉明。
纪纲万国具,允矣信大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端午节游海珠后写给朋友"双鱼"的论诗之作,核心是在探讨诗歌的源流与价值。

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解:

第一部分(前四句)是总起,作者说要和友人一起品评千古诗歌。他认为最上乘的诗歌应该像远古时代的音乐那样浑然天成,具有雄浑深沉的特质,能成为传世的经典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八句)梳理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:从舜帝时代的《卿云歌》开始,到夏朝的《五子之歌》,再到商朝的《商颂》和周朝的《清庙》,这些作品都达到了幽深微妙的境界。好的诗歌既能揭示天地奥秘("上泄天载秘"),又能展现人文精华("下宣文治精"),《诗经》中的大小雅篇都深邃得难以言表。

第三部分(最后四句)用两个比喻总结:真正的诗歌就像长江汉水般奔流不息,像银河般光辉灿烂。这样的诗歌才能成为治理国家的纲常法度,确实是文化成就的最高境界。

全诗通过追溯诗歌发展史,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崇高理解——真正的杰作应该兼具自然天成的气势和深厚的人文内涵,既能感动人心,又能经世致用。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,依然能给我们欣赏古典诗歌提供重要启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