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,同时暗含对家族传承与个人修养的思考。
前四句像航拍镜头:南方龙形山脉郁郁葱葱,这里曾是诗人家族世代居住的荣耀之地。就像参天大树自然投下广阔绿荫,源头深远的大河必然奔流不息,暗喻名门望族的底蕴与影响力。
后四句转为自省对话:诗人说你们这些后辈就像珍贵玉器(圭璋),本就不需依靠祖辈余荫;而我这前辈倒像谷糠,惭愧自己成就不足。最后激励家族年轻一代(庭阶群玉树),要趁青春年华努力绽放,如同春日争艳的鲜花。
全诗巧妙运用自然意象(山海/乔木/洪流)与生活比喻(玉器/谷糠/花树),将家族传承的厚重感与对后辈的殷切期待融为一体,既有山水诗的壮阔,又饱含长辈的谆谆教诲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