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("高阳夫子")的祝寿诗,用富丽堂皇的比喻赞美他的一生功绩,并祝愿他长寿安康。
前四句像一幅功勋图:首句"玉铉奠金瓯"用珍贵的礼器比喻他早年就担重任,像用玉柄稳住金碗般稳固国家。接着说他二十六年来德行与事业俱佳,既能体恤百姓疾苦("念切安盂"指关心民生),又能运筹帷幄("偃羽见前筹"用收起羽扇仍能谋划形容智慧)。
五六句用神话典故贺寿:"神崧毓瑞"说他是嵩山孕育的祥瑞,"仙琯调元"用仙人调律管比喻他执政有方。"申初降""甲未周"这些干支纪年既点明寿辰时间,又暗含天道循环的深意。
最后两句是最真挚的祝福:希望这位长者再享三十年太平岁月,届时才能像仙人赤松子般逍遥隐居。全诗将政治功业与神仙意象结合,既庄重又充满美好愿景,体现了传统祝寿诗"颂德+祈寿"的典型写法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