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为查少白五十岁生日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,诗人表达了对查少白的赞美和祝福。
首句“介眉相对菊花樽”,这里的“介眉”指的是中间的眉毛,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查少白的眉宇间透出的英气。诗人说两人相对喝酒,中间摆着菊花酒。菊花在秋季盛开,常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,而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,象征着长寿和吉祥。
第二句“更喜茱萸插帽繁”,“茱萸”是一种植物,重阳节时人们常戴在头上,据说可以驱邪避灾。这里“插帽繁”主要是形容充满节日气氛,也暗指查少白有才华和风度,佩戴象征长寿的茱萸显得特别有仪式感。
第三句“不饮醉翁知酒意”,“醉翁”是欧阳修的别号,这里借指查少白对酒的品鉴之深,能够领会喝酒的真正含义。醉翁不仅喝酒,更懂得饮酒的艺术和情趣。
第四句“能文才子鍊诗魂”,“鍊”同“炼”,这里形容查少白才华出众,不仅会写文章,对诗歌创作更是精益求精,不断锤炼。
第五句“浪仙合用南金铸”,“浪仙”是指唐代诗人贾岛,“南金”指南方优质的黄金。这里用“南金铸”来比喻查少白的才华如同精美的艺术品,值得珍惜和推崇。
第六句“佛顶难教俗手扪”,“佛顶”指佛的头顶,象征高超的境界,“俗手”则是指平庸的人。这句话意思是查少白的才华如此高超,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,就像佛的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触及的。
最后一句“海上成连弹古调,寻常丝竹莫须论”,“海上成连”是指古代著名琴师成连的故事,他曾在海上遇到仙乐,灵感倍增。这里用“海上成连”来比喻查少白能够创作出高古雅致的音乐,而“寻常丝竹”则是指普通的音乐,这里用以对比,强调查少白的音乐才华与众不同。
整首诗通过对饮菊花酒、戴茱萸、品酒、写诗、弹古琴等场景的描绘,展现了查少白在文采风流、音乐才华等方面的成就,以及他超凡脱俗的气质。
王衢
王衢,字小泉,清甘肃人。咸丰八年(1858)接替张传敬台湾知县之职。曾任宜兰头围县丞,同其子王毓槐,纠集壮丁数百人,以乡民陈寿等为义首,联庄团练,焚燬贼巢,贼匪悉皆逃窜。因噶玛兰通判董正官剿捕梅洲贼匪,中途遇害,遂由王衢暂行代其职。存诗见于王松《台阳诗话》、查元鼎《草草草堂吟草》及吴幅员《台湾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