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妙意难到,理浅语易俗。
惟此公共美,路坦行自局。
彊勉思攀陪,虽恳不见录。
料想何水曹,平生一夔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,探讨了艺术创作和人生追求的深层哲理。

前四句讲创作困境:心里有精妙构思却难以表达(心妙意难到),道理说得浅显又容易流于俗套(理浅语易俗)。就像梅花这种公认的美好事物(公共美),明明道路很平坦(路坦),但真要实践起来却处处受限(行自局)。

后四句转向自我反思:虽然努力想达到高水平(彊勉思攀陪),但诚恳的创作未必能被认可(虽恳不见录)。最后用何逊(何水曹)的典故,说真正的艺术家一生只需一个代表作就足够(一夔足),暗示创作贵在精而不在多。

全诗妙在把梅花"可远观不可亵玩"的特质,与艺术创作"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"的困境完美结合。就像我们常遇到的情况:脑子里想得很美好,真要写出来/做出来就变味了。但诗人告诉我们,与其追求数量,不如像梅花那样,专注打磨一件真正有品质的作品。

王洋

(1087—1154)宋楚州山阳人,字元渤。王资深子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,历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、守起居舍人,擢知制诰。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。洪皓使金归,人无敢过其居,洋独与往来,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,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。寓居信州,有荷花水木之趣,因号王南池。善诗文,其诗极意镂刻,文章以温雅见长。有《东牟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