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到傍晚的闲适生活场景,充满宁静惬意的氛围。
诗的前四句写环境:宽敞的厅堂让人感到闲适,安静的屋子可供休息。风吹过松树竹林带来清凉,阳光渐渐从窗边退去——这些描写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凉世界。
中间两句写时间变化:安静的禅意氛围持续到正午过后,傍晚时凉意渐渐升起。这里用"幽禅"形容午后的宁静,连时间都仿佛变得缓慢。
最后两句写生活状态:家人就在屋内相伴,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却浑然忘返。这种与家人共处的温馨,让诗人完全沉浸在当下的安宁中,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
全诗的精髓在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片段,展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。不需要奢华的物质,只要有一个清凉的环境、亲人的陪伴,就能获得内心的满足。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平实的语言,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最朴实的幸福。
曾几
曾几(1085--1166)中国南宋诗人。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《墓志铭》,称他“治经学道之余,发于文章,雅正纯粹,而诗尤工。”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。其诗多属抒情遣兴、唱酬题赠之作,闲雅清淡。五、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,气韵疏畅。古体如《赠空上人》,近体诗如《南山除夜》等,均见功力。所著《易释象》及文集已佚。《四库全书》有《茶山集》8卷,辑自《永乐大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