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员上朝的壮观场景,充满权力与秩序的仪式感。
前两句写宫门开启的瞬间:月光还未褪去,掌管宫门的官员刚核对完通行凭证,随着金锁"咔嗒"一声响,禁闭的宫门缓缓打开。这个画面像电影特写,通过"月少""一声"等细节,让人仿佛听见清晨宫门开启的声响。
后两句展现百官上朝的盛况:成千官员勒紧缰绳催马前行,争相奔向皇宫。最威风的是宰相车队,开道的侍卫(驺士)占满整条街道,彰显着位极人臣的排场。诗人用"争""笼"等动词,生动再现了官员们争先恐后的姿态和宰相出行的威严。
全诗像一幅动态画卷,从宫门初开到百官竞逐,最后定格在宰相车驾的特写。虽然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对晨朝场景的白描,让读者感受到封建王朝的权力秩序与森严等级,以及身处权力中心的那种紧张与肃穆。
张公庠
张公庠,字元善。仁宗皇祐元年(一○四九)进士(《两宋名小集》卷三二三《张泗州集》序)。嘉祐八年(一○六三)为秘书省著作佐郎(《临川先生文集》卷五一《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》)。哲宗元符元年(一○九八)知晋州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五○二)。三年,徙知苏州(明正德《姑苏志》卷三)。又知邛州(《能改斋漫录》卷一六)。晚年提举南京鸿庆宫。有《张公庠宫词》一卷。张公庠诗,据汲古阁影抄宋书棚本《张公庠宫词》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《张泗州集》以及《能改斋谩录》所录,合编为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