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穴标祥异,巢阿表盛明。
灵音谐律本,綵羽应阳精。
去必翔千仞,来皆叶九成。
上林堪饮啄,竹密醴泉清(同上书页二六七一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凤》是一首赞美凤凰的诗歌,用生动的画面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凤凰的神圣与美好。

前两句(舞穴标祥异,巢阿表盛明)
凤凰在洞穴中起舞,象征吉祥的征兆;它筑巢在高高的山阿(山弯),代表盛世的光明。这里用凤凰的出现暗示天下太平、时代繁荣。

三四句(灵音谐律本,綵羽应阳精)
凤凰的鸣叫像音乐一样和谐,羽毛绚丽多彩,呼应着太阳的精华。诗人把凤凰的声音比作天籁,羽毛比作阳光的化身,突出它的神圣与高贵。

五六句(去必翔千仞,来皆叶九成)
凤凰飞走时必定冲上云霄(千仞指极高),归来时又符合最完美的音律(“九成”指古代音乐的最高境界)。这两句强调凤凰的自由与完美,无论飞翔还是鸣叫都无可挑剔。

最后两句(上林堪饮啄,竹密醴泉清)
凤凰在上林苑(皇家园林)饮水觅食,竹林茂密,泉水清澈甘甜。这里用宁静优美的环境衬托凤凰的高洁,也暗含对理想世界的向往。

诗歌精髓
全诗通过凤凰的舞姿、声音、羽毛和行动,塑造了一个吉祥、高贵、自由的神鸟形象。凤凰不仅是祥瑞的象征,也代表了诗人对盛世的美好想象。语言华丽但不堆砌,画面感强,读起来能感受到凤凰的灵动与天地的和谐。

丁谓

丁谓(966-1037),字谓之,后更字公言。丁氏先祖是河北人,五代时迁居苏州。祖父丁守节,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(钱镠之孙)的幕僚,任节度推官,遂为长洲人。离京时,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,“尤为盛事”。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、苏州刺史、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,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。天禧初(1017),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。不久,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兼任昭文馆大学士、监修国史、玉清昭应宫使、平章事兼太子少师。乾兴元年(1022),封为晋国公。显赫一时,贵震天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