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梅室长(宋本下有尧臣二字)

君家先祖隐吴门,即日追游往事存。
若向明时奏飞牍,并将康济息元元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姓梅的朋友(或上司)的,主题是赞美对方的家族传统并鼓励他为民造福。

前两句"君家先祖隐吴门,即日追游往事存"是说:你们梅家的祖先曾经在吴地(今苏州一带)隐居,如今我回想起这段往事依然历历在目。这里用"隐吴门"暗示梅家祖上是品德高尚的隐士。

后两句"若向明时奏飞牍,并将康济息元元"意思是:如果你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向朝廷上书建言(飞牍指快速传递的奏章),一定能用自己的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。"康济"指安邦济世的才能,"息元元"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意思。
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通过赞美对方家世来抬高对方身份
2. 用"明时"暗指当下政治清明,给建议创造良好氛围
3. 最后落脚到为国为民的期许,显得既真诚又大气

这种写法既表达了敬意,又委婉地提出了期望,展现了宋代文人含蓄得体的交际智慧。

林逋

林逋(967一1028)字君复,汉族,浙江大里黄贤村人(一说杭州钱塘)。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