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大夫入为司徒领太仓事时余方上书乞骸赋此赠别 其一

白日丽中天,氛翳浩纵横。
饥虎欲啮人,何必避豪英。
夫子邦司直,焉能不持衡。
抗疏排九阍,天听时未恒。
徙公大司农,欲以平两争。
伊余非良璧,委路任青蝇。
但令识者怜,甘为忌者憎。
公其振霄路,余当返岩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写给一位耿姓官员的赠别诗,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耿大夫正直品格的赞赏。

开头四句用比喻描绘官场险恶:太阳虽然明亮(象征皇权),但四周却被阴云遮蔽(象征奸臣当道)。饥饿的老虎想咬人(比喻小人陷害忠良),不会因为对方是英雄就放过。

接下来称赞耿大夫:您是国家司法官员(司直),怎能不主持公道?您曾勇敢上书直言(抗疏),虽然皇帝不一定采纳。现在调任大司农(财政部高官),希望您能公平处理各方利益纠纷。

后六句转向自己:我就像一块有瑕疵的玉,被扔在路边任苍蝇叮咬(比喻遭小人诽谤)。只要明白人理解我就够了,宁愿被小人嫉妒。最后祝福与决绝:您继续在官场奋斗吧,我要回乡种地了。

全诗亮点:
1. 用"饥虎""青蝇"等生动比喻,让官场黑暗形象可感
2. 通过对比(耿大夫升迁vs自己辞官),凸显不同人生选择
3. "甘为忌者憎"一句特别有力,展现文人傲骨
4. 结尾"振霄路"与"返岩耕"的对照,道出古代文人典型的两难处境

诗中既有对友人的期许,也暗含对现实的失望,这种复杂情感通过质朴的语言自然流露,至今读来仍能引发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