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新郎 五月四日宿酲未醒,市中见燕,一瞥而逝

燕子归来也。
掠斜风、惊然飏去,淩空一画。
街上流人争扰扰,我正人流之罅。
偶抬首、见君飞乍。
飞向高楼南角灭,问微巢寄在谁檐下。
独怅立,神纷惹。
山头水尾春如泻。
便飘零、也须飘向,森林原野。
何事悄然来朝市,双翅伶仃孤打。
纵长唳、人谁听者。
屋畔清溪溪畔柳,记吾家亦在山涂岔。
尝共汝,呢喃话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五月四日这天,宿醉未醒时在街头偶遇燕子飞过的情景,通过燕子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向往。

上片写实景:
- 开头用"燕子归来也"直接点题,写醉眼朦胧中看见燕子掠过天空,像在空中画了一笔。这个"画"字用得特别生动,把燕子飞行的轨迹比作水墨画的一笔。
- 接着写自己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,偶然抬头看见燕子飞向高楼消失,不禁猜想它的巢筑在谁家屋檐下。这里用"人流之罅"(人群缝隙)形容自己孤独站立的状态,与匆匆而过的人群形成对比。

下片抒情:
- 由燕子联想到广阔的自然景色,说春天像水一样从山头流到水尾。这里暗含一个疑问:燕子本该自由飞翔在森林原野,为何要来到这喧嚣的城市?
- "双翅伶仃孤打"写燕子孤独飞行的样子,其实是在写自己。即使发出长鸣,在这城市里也没人会在意,就像自己的心声无人倾听。
- 最后回忆家乡:屋边有清溪,溪边有柳树,自己和燕子曾经在山间小路上呢喃对话。这个温馨的画面与眼前孤独的场景形成强烈对比。

全词通过"我"与燕子的相遇,表达了现代人在城市中的孤独感,以及对自然、对自由的向往。作者把自己比作那只误入城市的燕子,在喧嚣中保持着内心的清醒与孤独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对家乡的回忆,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渴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