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定州开元寺塔 其一

孤塔三千级,俯身见鸟过。
但知天阔远,未许岫嵯峨。
铃语闻沙塞,灯光射虏河。
昔贤谁眺此,韩宋与东坡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定州开元寺塔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壮阔的意境和深沉的历史情怀。

首联"孤塔三千级,俯身见鸟过"用夸张手法写塔之高:塔仿佛有三千级台阶那么高,低头就能看见飞鸟从脚下掠过。这种描写既展现了塔的雄伟,又让读者感受到登高望远的独特体验。

颔联"但知天阔远,未许岫嵯峨"写登塔后的视野变化:站在塔顶才知道天空如此辽阔,但远处的山峦反而显得不那么高峻了。这里通过对比,既表现了登高后视野的开阔,又暗含了"站得高看得远"的人生哲理。

颈联"铃语闻沙塞,灯光射虏河"转入听觉和视觉描写:能听到边塞传来的风铃声,能看到灯光照亮遥远的河流。这两句巧妙地将眼前之景与边塞风光联系起来,拓展了诗歌的空间感。

尾联"昔贤谁眺此,韩宋与东坡"由景及人,联想到历史上也曾在此登高望远的贤人,如韩琦、宋祁和苏轼。这不仅增添了历史厚重感,也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追慕之情。

全诗通过登塔这一简单事件,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历史情怀。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登高望远的震撼,同时又能体会到与历史对话的深沉韵味。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,又暗含对人生境界的思考,是一首情景交融、意蕴深远的佳作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