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李小湖廷尉请假归江右,即用所赠诗韵

平生爱与烟霞亲,烟霞蕴酿思古人。
写字吟诗藉游息,淡泊生涯难告客。
学书曾学急就章,墨池狼藉难飞翔。
去书学画日把笔,青山为障云为乡。
星轺忽至意何厚,谊深累世通家友。
陋余小子惟灌园,种得黄花佐尊酒。
屏驺屡过许相偕,不事华轩事笋鞋。
入林把臂忘形迹,读画评书过小斋。
图书品别承幽赏,过誉珊瑚收铁网。
自娱偶录劝深刊,窃愧繁言杂芜莽。
天籁画阁金风亭,适园敢望前人型。
二难四美幸兼并,吾曹岂在一顾荣。
文字之钦心醉铭,青莲仙心杂仙笔,米老画船誉过情。
重增公案添画债,恨乏新图送远行。
烟霞无俚翻为累,何日云山始制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李小湖(官职为廷尉)请假回乡时所作,用朋友赠诗的原韵写就,充满真挚的情感和生活化的艺术气息。

核心主题:全诗围绕三个层次展开——
1. 自我志趣:开篇直言自己热爱自然("烟霞"象征山水),喜欢在写字、吟诗中寻找乐趣,过着清贫但自在的生活。提到学书法(急就章是古代字帖)却不得要领,转而学画,用"青山为障云为乡"这样生动的比喻,展现艺术家以自然为师的态度。
2. 友情互动:中间部分描写与李小湖的交往细节——朋友不摆官架子("屏驺"指不摆仪仗),常穿草鞋("笋鞋")来访,两人一起赏画评书、喝酒赏花("种得黄花佐尊酒"),这种不拘礼节、志趣相投的友谊显得格外珍贵。
3. 离别感慨:结尾既为朋友送行,又自嘲画技不足("恨乏新图送远行"),甚至调侃自己沉迷烟霞反而成了负担("翻为累"),最后以"何日云山始制成"收尾,既表达对朋友归隐生活的羡慕,也暗含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。

艺术特色
- 生活化比喻:把学书法失败说成"墨池狼藉难飞翔",把绘画理想形容为"云山制成",通俗又富有想象力。
- 反差幽默:自称"陋余小子惟灌园",却能与高官朋友平等交往;一边说朋友夸赞自己的作品像"珊瑚收铁网"(珍贵),一边自嘲是"繁言杂芜莽",显得真实可爱。
- 情感真挚:没有华丽辞藻,但"入林把臂忘形迹"等细节,生动体现了脱下社会身份、纯以本真相交的友情。

现代启示
这首诗像一封充满温度的手写信,告诉我们: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地位财富,而在于共享简单快乐(如一起赏画、种花);人生的价值也不在于成就高低,而能否像作者那样,在"淡泊生涯"中坚持所爱,与自然和艺术为伴。最后那句"何日云山始制成",既是问朋友何时完成归隐心愿,也是对自己艺术理想的追问,引发读者对生活本质的思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