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朋友家花园宴饮的场景,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开头两句写眼前开阔的秋日原野,帝都边上的秋景让人心头一惊——原来又到秋天了。这里用"惊心"二字,暗示诗人突然意识到时间过得真快。
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宴会的欢乐场面:悠闲地邀请南方来的朋友(骑驴客),一起登上秋风中观赏赛马的台子(戏马台)。人们和菊花一起在白色围墙边聚会,鸟儿随着飘落的红叶停在青苔上。这些画面既有色彩对比(黄花、白社、红叶、苍苔),又充满动态美感。
最后两句突然转折:六年前的今天,大家还天各一方,如今重逢在这著名花园里举杯,却莫名感到惆怅。这种惆怅既包含对分离岁月的感慨,也暗含对当下欢聚终将散场的预感。
全诗妙在把热闹的宴会与淡淡的忧伤完美融合,就像我们现代人聚会时的感受——既享受当下的快乐,又忍不住感叹"时间都去哪儿了"。诗人用秋景、菊花、落叶这些典型意象,把这种复杂情绪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。
查慎行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