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贵斋次丹山家兄韵

盈虚不假学能明,早已为园□□□。
□□□□□□短,蓬门疏竹一床横。
羊肠不省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上名。
老病思君数行泪,樵隈谁可耦吾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友的思念,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。

前两句"盈虚不假学能明,早已为园□□□"是说人生得失的道理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能明白,诗人早已规划好归隐田园的生活。这里"盈虚"指人生的得失起伏,"为园"暗示归隐之意。

中间四句描绘了简朴的隐居环境:简陋的柴门、稀疏的竹林、一张横放的床,还有蜿蜒的小路。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,虽然生活条件简单,但充满自然趣味。

最后两句情感最为动人,诗人说自己年老多病时更加思念友人,不禁流下眼泪。"樵隈谁可耦吾耕"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:在砍柴的山弯处,还有谁能和我一起耕种呢?这句话既表达了孤独感,也透露出对知音相伴的渴望。
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两个永恒主题:一是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,二是真挚友情的珍贵。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,而是通过柴门、竹林、小路等日常景物,让读者感受到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,以及失去知音后的深深寂寞。这种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,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