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丰湖时的感慨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。
首联"湖光潋潋柳阴阴,又作堤连叉手吟"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、柳树成荫的美景。"叉手吟"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沉醉于美景中,情不自禁吟诗的样子。
颔联"客与名山同惜别,人逢旧雨渐交深"写出了诗人作为游客与山水依依惜别的情感,同时暗示与老友重逢后情谊更加深厚。"旧雨"在这里代指老朋友。
颈联"何时葛令移家住?犹是菟裘养老心"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定居养老的愿望。"葛令"指古代隐士,"菟裘"则是养老之地的代称。
尾联"自拣黄柑亲手种,他年看汝绿成林"最富生活情趣,诗人亲手种下柑橘树,期待未来能看到绿树成林的景象。这个细节既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,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。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通过湖光柳色、种树养老等生活化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。最后种树的细节尤其打动人,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期待。
黄遵宪
黄遵宪(1848年4月27日~1905年3月28日)晚清诗人,外交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字公度,别号人境庐主人,汉族客家人,广东省梅州人,光绪二年举人,历充师日参赞、旧金山总领事、驻英参赞、新加坡总领事,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,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。工诗,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,有“诗界革新导师”之称。黄遵宪有《人镜庐诗草》、《日本国志》、《日本杂事诗》。被誉为“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