赋竹深处

淇园既往不足论,渭川徒多未足贵。
森然玉立闢幽深,弥望恢恢有余地。
何异东亭手亲植,遂使南阳日清閟。
绿云障日间弗容,翠涛翻空杳无涘。
冥冥韩林静而秀,窈窈蒋迳深且邃。
洗清袢暑迥莫留,截断俗尘飞不至。
何须层冰置几案,自然凉气生衣袂。
吟弄风月骚人徒,伯季松梅岁寒味。
於斯二仲可论交,谁为六逸宜邀致。
何时徒步许直造,著我其间同一醉。
只恐君疑庾亭来,角巾岂句还私第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深静谧的竹林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凉和远离尘嚣的向往。

开头,诗人用对比的手法,说古代著名的淇园和渭川的竹林都不值得夸耀,眼前这片竹林才真正令人赞叹。竹林茂密挺拔,开辟出一片幽静广阔的空间,让人感到心旷神怡。

接着,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竹林的美景:竹叶浓密如绿云,遮挡了烈日;风吹竹动,像翠绿的波涛翻滚,无边无际。竹林深处安静而秀美,小径曲折幽深,仿佛能隔绝尘世的喧嚣。在这里,暑热消散,世俗的烦恼也被远远隔开,根本不需要冰块降温,自然就能感受到凉意。

诗人还提到,竹林是文人雅士吟诗赏月的好地方,而竹子与松、梅并称“岁寒三友”,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。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相聚,饮酒谈笑,享受这份清幽。

最后,诗人幽默地说,自己真想直接走进竹林,醉卧其中,但又怕主人误会他是来蹭凉快的,只好作罢,笑着回家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洒脱幽默的性格。竹林不仅是避暑的好地方,更是心灵的栖息地,让人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