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 其二

吹断箫声禁漏迟,华胥一枕梦醒时。梨花院落沉沉静,更有人偷玉笛吹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的宫廷场景,充满了梦幻与现实的交织感。

前两句写唐玄宗(明皇)从梦中醒来,箫声和更漏声都停了。"华胥一梦"指美好的梦境,暗示皇帝刚做完美梦。后两句转到现实:梨花院落一片寂静,却意外发现有人在偷吹玉笛。

诗歌的妙处在于:
1. 用声音的变化串起全诗,从箫声、更漏到无声,再到偷吹的笛声,形成听觉上的起伏
2. "偷"字用得巧妙,既打破了宁静,又增添了生活趣味,让庄严的宫廷场景突然生动起来
3. 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,展现宫廷生活既华贵又寂寞的双重性

就像用镜头拍电影:先拍皇帝醒来,再慢慢拉远镜头,展现整个寂静的宫殿,最后突然给一个仆人偷吹笛子的特写,让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。这种写法既保留了宫廷诗的典雅,又带着人间烟火气,让人会心一笑。

俞德邻

俞德邻(1232~1293)字宗大,自号太玉山人,原籍永嘉平阳(今属浙江),父卓为庐江令,侨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度宗咸淳九年(1273)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,未几宋亡。入元,累受辟荐,皆不应。因性刚狷,名其斋为佩韦(本集卷八《佩韦斋箴》)。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,年六十二。遗著由其子庸辑为《佩韦斋文集》十六卷(其中诗七卷),于元仁宗皇庆元年(1312)刊行,另有《佩韦斋辑闻》四卷。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,《至顺镇江志》卷一九有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