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词写的是夏天在新建的池塘边乘凉玩耍的趣事,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俏皮感。
上片开头就像拍电影一样,先给个特写镜头:散着头发、敞开衣襟的人,正吃着用井水冰镇的瓜果。这时候镜头往后拉,看到细细的流水慢慢漫上台阶。最妙的是后两句,明明是人工挖的池塘,却说是"唤个月儿来",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说得像是被主人叫来作客似的,特别有童趣。
下片更热闹了。水波晃动让池边建筑的倒影跟着摇摆,红艳艳的葵花影子在水里像是倒着开放。最精彩的是结尾:有个姑娘对着水面整理妆容,水面平静时,她居然把池塘当成镜子照。这个细节既真实又可爱,把夏日戏水的快乐瞬间定格得活灵活现。
全词就像一组动态的短视频,从乘凉、玩水到照"镜子",层层递进。语言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,把"挖池塘"说成"凿个池儿",把"月亮"叫"月儿",把"美人"称"人人",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让整首词洋溢着活泼泼的生活情趣。最难得的是,明明都是日常小事,经过词人点染,就变得诗意盎然,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