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晋李照磨筑室奉亲名曰芝室索客赋之

口诵严君口授书,手提慈姥手缝衣。
寸草安能报春晖,远志不敢回当归。
嗟儿客宦游有方,舅姑晨兴妇在旁。
手供鲑菜晡下堂,几席代汝亲扶将。
白云英英赵州山,玉琴石榻窗户閒。
上池饮罢燕坐间,生香满室光照颜。
钟英毓秀自乃翁,草木臭味将毋同。
借锄取帚面发红,偕饮甘露薰祥风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在外做官的儿子(李照磨)为父母建了间叫"芝室"的房子,表达自己虽然不能常伴父母身边,但依然牵挂他们的孝心。

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:

1. 开头回忆父母恩情(前四句):
- "口诵严君口授书":父亲严厉地教我读书
- "手提慈姥手缝衣":母亲亲手为我缝制衣服
- 用"寸草难报春晖"的比喻,说儿女的小心意报答不了父母的大恩
- "远志""当归"是两味中药名,这里双关说自己有远大志向不能回家(当归)

2. 中间写现实生活(中间六句):
- 虽然在外做官,但妻子在家替他尽孝
- 妻子早起伺候公婆(舅姑),准备饭菜
- 用"白云""玉琴"等意象描写父母居住的优雅环境
- 想象父母在"芝室"里悠闲生活的场景

3. 结尾升华主题(最后四句):
- 说自己的优秀品质来自父亲("钟英毓秀自乃翁")
- 用草木散发香气的比喻,说孝心让满室生香
- 最后描写父母在祥和的氛围中安享晚年

这首诗的亮点在于:
- 用日常细节(缝衣、做饭)表现亲情
- 巧妙运用中药名做双关语
- 通过对比(自己在远方/妻子代尽孝)展现复杂情感
- 对父母居住环境的描写充满画面感

核心思想是:即使不能亲自尽孝,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和牵挂。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,正是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