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题刘东之园池

柱史园池万竹斜,小罗山下岸乌纱。
晚畦刈罢还抽叶,秋径归来未着花。
不用平泉繁草树,谁言蓬海剩烟霞。
平生赋咏多休暇,更种东陵十亩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刘东的人所拥有的园池景色,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。

首联"柱史园池万竹斜,小罗山下岸乌纱"用竹子和小罗山勾勒出园池的轮廓,暗示主人虽曾为官(乌纱帽象征官职),但已归隐山林。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,暗示主人品格高尚。

颔联"晚畦刈罢还抽叶,秋径归来未着花"通过两个生活细节展现田园生活的节奏:傍晚收割完菜畦,植物仍在生长;秋日小径归来,花儿还未开放。这种对自然生长过程的观察,体现了隐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。

颈联"不用平泉繁草树,谁言蓬海剩烟霞"运用对比手法:不追求权贵(平泉)的奢华园林,也不羡慕仙境(蓬海)的虚幻美景,表达了对朴素田园生活的满足。

尾联"平生赋咏多休暇,更种东陵十亩瓜"是全诗主旨:在赋诗咏怀的闲暇之余,效仿秦末隐士邵平(东陵侯)种瓜,表明彻底归隐的决心。十亩瓜田既是实际生活,也是精神家园的象征。

全诗通过竹、山、菜畦、小径等寻常景物,展现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情趣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不慕荣华、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,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"淡泊明志"的价值观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,在劳作中体会快乐的人生态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