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闽入粤道经泉漳潮惠诸郡感事述怀
众山磊砢而嵯峨,其水激荡而扬波。地灵藏育有奇气,造物不肯援常科。
笃生贤哲纷接踵,下乃一化为偏颇。我由泉山向漳浦,大儒旧里频经过。
当时闽学称极盛,岂祇冠带夸呜珂。前李后蔡亦杰出,遗意尚欲追鹿鹅。
未知风会变何日,乡里往往寻干戈。有如岐封周旧京,修矛偕作秦人歌。
孙卢绎骚为众患,波涛出没随蛟鼍。黄冈迤逦入南粤,肩舆昼日临崇阿。
哗然赴诉拦道哭,体攒疮痏田无禾。前者未归后者继,令我蒿目呼奈何。
吾闻朱子在漳州,教泽妇女犹渐摩。退之守潮才七日,甘棠遗爱何其多。
文能驱鳄竟西徒,至诚感格言岂讹。安得乘风告天帝,早遣壮士倾银河。
一洗氛祲布淳化,欣欣八极同祥和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从福建进入广东时,经过泉州、漳州、潮州、惠州等地时所感所想,表达了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。
1. 开篇描绘自然美景: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沿途的山川风貌,群山巍峨,江水奔腾。这样的景致映射出自然界的雄伟和壮丽。
2. 赞美人才辈出:接着转而赞美当地人才的涌现,显示出这片土地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,造物主没有按照常规来安排,而是赋予了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非凡的才华。
3.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:作者提到,从泉州到漳州,曾经学风极为兴盛,人们以文化为荣。然而,世事无常,昔日的繁荣已经不再,战争和纷争时常发生,这种变化不禁让作者感到忧虑。
4. 借古讽今:诗人引用了历史上岐山和周旧京的例子,说明即便曾是文化中心的地方也会因为时局的变化而陷入混乱。这同时也是对当前局势的一种隐喻。
5. 文治武功的希望:尽管现实充满了动荡,但作者并未放弃希望。他提到了朱熹在漳州的教化之功,以及韩愈在潮州的功绩,强调文化的力量能够带来和平与繁荣。
6. 祈求和平:最后,作者表达了强烈的愿望,希望借助神力和人的诚心,驱散战争的阴云,带来和平与繁荣。这种期盼不仅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,也是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,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关切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,是一首兼具自然美和人文关怀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