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念。
上片"玉轸多时约,金泥一响欢"用两个精巧的比喻:琴弦(玉轸)调了很久却无人共赏,金泥封印的信件拆开时那一声脆响带来的短暂欢愉。这两个细节暗示了主人公长久等待却终成空欢喜的落寞心情。
下片"桂花浓露好谁看"是点睛之笔:桂花沾着浓露的美丽景象,却无人共赏。最后一句"今夜清辉还似忆长安"将月光比作记忆中的长安(代指美好往事),清冷的月光照出了主人公的孤独,也勾起了他对往事的怀念。
全词妙在通过"调琴""拆信""看花"这些日常小事,配合"今夜清辉"的烘托,把那种期待落空后无人分享的寂寞,以及对往事的眷恋,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。就像我们现代人拿着手机想分享美景,却发现无人可发的怅然。
顾贞观
顾贞观(1637-1714)清代文学家。原名华文,字远平、华峰,亦作华封,号梁汾,江苏无锡人。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。康熙五年举人,擢秘书院典籍。曾馆纳兰相国家,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,康熙二十三年致仕,读书终老。贞观工诗文,词名尤著,著有《弹指词》、《积书岩集》等。顾贞观与陈维嵩、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“词家三绝”,同时又与纳兰性德、曹贞吉共享“京华三绝”之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