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摩居士示疾毗耶离城 其二

不契梁王暗渡江,一身无地避惭惶。
九年面壁成何事,赚却平人入镬汤(同上书卷六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充满禅意的故事,核心在探讨"表面功夫"和"真实修行"的区别。

前两句说的是达摩祖师的故事:梁武帝不懂达摩"渡江"的深意(暗指不懂佛法真谛),达摩只能离开。这里"惭惶"二字很妙,表面看是达摩惭愧,实则是讽刺梁武帝执着形式(建寺斋僧)却不懂佛心。

后两句更犀利:达摩面壁九年本为修行,结果世人却把这当成模板来模仿。"赚却平人入镬汤"就像说"把老百姓骗进开水锅"——讽刺那些盲目模仿表面功夫(如面壁打坐)却不悟佛法真谛的人,就像跳进滚水般痛苦煎熬。

全诗最精彩的是用生活化比喻拆穿宗教形式主义:面壁本是修行方法,但若只学样子不修心,就像照着菜谱煮饭却烧糊了锅。作者提醒我们: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,而在内心觉悟。这种对"假修行"的批判,在今天那些只打卡不修心、只讲排场不讲实质的现象中,依然能引发共鸣。

释道济

释道济(一一四八~一二○九),号湖隐,又号方圆叟,俗姓李,天台临海(今浙江临海市)人。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,嗜酒肉,人称济颠。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。宁宗嘉定二年卒(明嘉靖《浙江通志》卷六八、《补续高僧传》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)。有《镌峰语录》十卷及《道济诗》,已佚。事见《北涧集》卷一○《湖隐方圆叟舍利铭》,《净慈寺志》卷一○有传。道济诗,《续藏经》所收《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》,实为小说,内容多有伪托,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。姑与《禅宗颂古联珠通集》等书所录,合编为一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