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内子谢氏端 其十二
我不从佛教,乡邻多怪愕。
超度语无稽,三界事非确。
纵令有三界,汝行无差错。
定然升天堂,而不入地狱。
何事动铙鼓,急急抱佛脚。
我欲为奉倩,泉路去追逐。
下顾黄口儿,未能忘舐犊。
恩义无以报,报汝以期服。
超度语无稽,三界事非确。
纵令有三界,汝行无差错。
定然升天堂,而不入地狱。
何事动铙鼓,急急抱佛脚。
我欲为奉倩,泉路去追逐。
下顾黄口儿,未能忘舐犊。
恩义无以报,报汝以期服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丈夫悼念亡妻的作品,情感真挚动人。诗人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三层核心思想:
1. 破除迷信的悼念方式
诗人开篇就说自己不信佛教,让邻居们很惊讶。他认为超度亡魂、三界轮回这些说法都不可靠。即使真有天堂地狱,以妻子的善良品行也一定会上天堂。这里暗含对民间丧葬习俗的批判,认为敲锣打鼓临时抱佛脚都是多余的形式。
2. 生死相随的深情
诗人想效仿古代痴情男子荀奉倩(为亡妻殉情的故事),追随妻子去往黄泉。这个强烈冲动展现出刻骨铭心的夫妻之情,但看着年幼的孩子又不得不留在人间。"舐犊"用老牛舔小牛的比喻,生动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天然爱护。
3. 最郑重的纪念
最后诗人说无法报答妻子的恩情,决定用"期服"(古代丈夫为妻子服丧的最高规格,要守孝一年)来表达哀思。这种超越世俗眼光的选择,比任何宗教仪式都更能体现他对妻子的敬重与怀念。
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浓烈,通过"不信佛但深爱妻"的鲜明对比,展现了一个有独立思考、用行动践行真爱的丈夫形象。诗中既有对封建迷信的否定,又有对传统孝道的坚守,更闪耀着人性真情的光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