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亭山歌为安成周孝廉赋

吾闻会亭之山高插天,上有千章森郁之乔林,下有百顷云雾之芝田。
伊谁筑室青山前,云是周氏有子孝且贤。
十年乱定还乡土,奉母安居仍守墓。
池鱼供馔冬笋白,把酒升堂更欢舞。
时登半山亭,却望山上坟。
手攀坟树抚驯鹿,泪洒深谷不断之飞云。
我愿种桃绕其室,瑶池花开照云日,此母应能食其实。
由来和气兆物先,水生连理山出泉。
会亭有石良可镌,母慈子孝俱千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孝子周氏在会亭山安居奉母的感人故事,充满了对亲情和自然之美的赞颂。

开篇用夸张手法描写会亭山的高耸入云,山上森林茂密,山下云雾缭绕的芝田,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。这里暗喻孝子居住的环境如同世外桃源。

中间部分讲述周氏在战乱后回到故乡,一边侍奉母亲一边守护祖坟的日常生活。通过"池鱼供馔"、"冬笋白"等细节,展现其简朴而温馨的生活。登亭望坟、抚摸坟边驯鹿等场景,生动表现了孝子对先人的思念。

最后诗人表达美好祝愿:希望在周家周围种满桃树,让母亲能享用仙桃。用"连理枝"、"山泉水"等意象,象征母子情深如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。结尾"母慈子孝俱千年"点明主旨,赞美这种美德将如同山石般永恒。

全诗将孝道与自然景物巧妙结合,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,歌颂了人间至孝。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,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永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