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三百三首 其二百四十六

我见出家人,不入出家学。
欲知真出家,心净无绳索。
澄澄孤(一作绝)玄妙,如如无倚托。
三界任纵横,四生不可泊。
无为无事人,逍遥实快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作者对"真出家"的理解——不是表面剃个头、穿个袈裟就算出家,关键在于内心是否真正超脱。

前四句直接点破现象:很多人看似出家,其实根本没领悟出家真谛。真正的出家应该像解开绳索般让心灵自由,而不是被形式束缚。中间四句用两个比喻:像清澈见底的水潭一样通透("澄澄"),像稳稳扎根的大树一样安定("如如"),这样的人才能在三界(佛教说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)自由来去,不被轮回束缚。

最后两句画龙点睛:最高境界是做个"无为无事"的人。这里的"无为"不是躺平,而是不刻意追求、不瞎折腾,像云朵一样自然而然就获得逍遥快乐。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,它把深奥的佛理转化成生活智慧——真正的自由来自内心的简单纯净,而不是外在的形式。

寒山

寒山(生卒年不详),字、号均不详,唐代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出身于官宦人家,多次投考不第,后出家,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,享年一百多岁。严振非《寒山子身世考》中更以《北史》、《隋书》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,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,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,隐于天台山寒岩。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,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,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,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。正如其诗所写:“有人笑我诗,我诗合典雅。不烦郑氏笺,岂用毛公解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