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杜通议的官员,祝贺他父母长寿的贺诗。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杜家父母的尊贵生活和喜庆氛围:
1. 开篇用"侍臣旧立云霄上"形容杜通议曾经是皇帝身边的近臣,现在父母也获得了皇帝颁发的封诰(类似现代颁发的荣誉证书),显示出整个家族都沐浴在皇恩之下。
2. 中间两联描绘了温馨的家庭场景:老夫妻用精美的乐器自娱自乐(双管凤箫),儿子恭敬地捧着皇帝的诏书(一函鸾字)。家里常年享用珍馐美味(禄养繁珍鼎),现在祝寿时更斟满美酒(霞觞注瀣浆)。
3. "宾游来结驷"一句生动刻画了贺寿场面——宾客们的豪华马车排成长队前来祝贺,显示出主人家人脉广、地位高。
4. 最后"高门谁不羡荣光"是画龙点睛之笔,说这样显赫的家庭,谁能不羡慕呢?既赞美了杜家的荣耀,也表达了真诚的祝福。
全诗就像一幅古代贵族祝寿图,既有皇家气派(日月、鸾字),又有家庭温馨(老伴、娱老),还有热闹的贺寿场面。诗人用"凤箫""鸾字""霞觞"这些华美的意象,既展现了杜家的富贵,又暗含对老人长寿的祝福,艺术手法相当高明。
徐渭
徐渭(1521—1593),汉族,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天池山人,或署田水月、田丹水,青藤老人、青藤道人、青藤居士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等别号。中国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、军事家。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,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,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