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 其六

江柳江枫道,秋来倍损神。
琼花撩怨客,香草梦离人。
白鸟谁非故,青山不厌贫。
陶朱吾可学,整水养鲲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送别友人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。

前两句"江柳江枫道,秋来倍损神"写江边的柳树和枫树,在秋天更让人伤感。用"损神"二字生动表现了离别带来的精神损耗。

三四句"琼花撩怨客,香草梦离人"用美丽的花草反衬离愁。琼花让满怀离愁的游子更加伤感,香草让思念远行之人的人魂牵梦萦。

五六句"白鸟谁非故,青山不厌贫"是转折。诗人看到自由的白鸟,想到人生漂泊;望着永恒的青山,感悟到贫穷并不可耻。这里透露出超脱世俗的豁达。

最后两句"陶朱吾可学,整水养鲲鳞"表明心志。诗人想效仿范蠡(陶朱公)功成身退,过隐居生活。"养鲲鳞"用庄子典故,暗含追求精神自由的志向。

全诗以秋景起兴,由离愁转入对人生的思考,最后表明归隐之志。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展现了传统文人面对离别时的典型心态:既感伤别离,又能在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