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松树的形象,借松树来赞美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。
前两句"瘦骨苍髯覆佛龛,仰陵霜霰俛烟岚"用拟人手法描写松树:它像一位瘦骨嶙峋、胡须花白的老人,枝叶覆盖着佛龛。它昂首挺立,经历着霜雪(霜霰)的考验,又俯视着山间的云雾(烟岚)。这里通过上下视角的转换,展现了松树傲然挺立的姿态。
后两句"问谁曾见开山日,惟有孤松是老参"用问答形式点明主题:要问谁见证过这座山最初的模样,只有这棵孤独的老松树是最资深的见证者。"老参"一词既指松树像位老僧人,又暗示它是历史的见证者。
全诗通过描绘一棵历经沧桑却依然挺拔的松树,赞美了那种不畏艰难、坚守本真的精神。诗人将松树人格化,让它成为坚韧品格的象征,同时也暗含对佛门修行者坚守信仰的赞许。语言简洁有力,意境苍劲古朴,读来能感受到一种历经风霜后的从容与淡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