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李斛峰的尚书(古代高官)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李斛峰正直敢言、勤勉尽责的一生。
前四句说:朝廷政局变幻莫测("中朝更几局"),但李斛峰始终以正直敢谏闻名("鸣世独铮铮")。他写的奏章堆起来像山一样高(说明勤勉尽责),如今却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(用哀伤的胡笳声作比喻)。
后四句是评价:虽然李斛峰像孤高的岩石一样不合流俗("孤岩石望"),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清誉。诗人相信他一定留下了很多著作("遗书富"),期待这些作品能早日刊行于世。
全诗通过"铮铮"的金属声、"如山稿"的视觉形象、"哀笳"的听觉意象,生动塑造了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形象。最后对遗著的期待,既是对逝者的纪念,也暗含对当下朝政的委婉批评——希望这样的正直精神能继续流传。
林希逸
福州福清人,字肃翁,号竹溪、庸斋。理宗端平二年进士。善画能书,工诗。淳祐中,为秘书省正字。景定中,迁司农少卿。官终中书舍人。有《易讲》、《考工记解》、《竹溪稿》、《鬳斋续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