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卧病》描绘了一个人因病卧床时的孤独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,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。
首联“卧病成吾懒,知交迹亦疏”直接点明主题:因为生病卧床,整个人变得懒散,连朋友们的来往也变少了。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奈——生病不仅影响身体,还会让人际关系变得疏远。
颔联“坐听高阁雨,愁绝故园书”写病中听到雨声的孤寂感,以及收不到家书的忧愁。雨声本是平常事,但在病中听来格外凄凉;而“故园书”三个字,道出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。
颈联“芸火侵缃帙,梅阴润玉除”用两个细节描写病中环境:书卷被潮湿的空气侵蚀,台阶因梅雨季节而变得湿滑。这些描写不仅点明了江南潮湿的气候特点,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——连身边物品都受潮发霉,心情怎能不低落?
尾联“江南卑湿地,五月尚楼居”总结全诗:江南低洼潮湿,五月了还得住在楼上避湿气。这既是对当地气候的写实,也暗含了诗人对环境的抱怨——这样的天气让病情更难好转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却通过“懒”“疏”“愁”“湿”等字眼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病中人的孤独、思乡和对环境的不适。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雨声、书卷、台阶等事物上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的处境和心情。这种将个人感受与环境描写相结合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