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怀古①

樵猎识冠裳,何言志四方。
离秦风日冷,过楚薜萝长。
梦野(一作野梦)违徵诏,时衰(一作衰年)枉荐章。
故山隈且僻(一作唐室晚),应种秫为粮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青山怀古》描绘了一个隐士对乱世的感慨和归隐山林的决心。

首联“樵猎识冠裳,何言志四方”写的是:在山林砍柴打猎的人(隐士)看透了官场(冠裳)的虚伪,何必还要谈论什么建功立业的志向呢?——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。

颔联“离秦风日冷,过楚薜萝长”用旅途的艰辛比喻世道艰难:离开秦地(象征中原政权),连风和日都显得寒冷;经过楚地(象征南方),只见野草(薜萝)疯长。——暗示时代动荡,民生凋敝。

颈联“梦野违徵诏,时衰枉荐章”进一步写诗人的选择:他曾在梦中向往田园(梦野),因此拒绝了朝廷的征召(违徵诏);而如今天下衰败,那些推荐他做官的文书(荐章)也毫无意义了。——强调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。

尾联“故山隈且僻,应种秫为粮”是诗人的归宿:故乡的山弯僻静安宁,不如种些高粱(秫)酿酒为生。——表现了他彻底归隐、自给自足的决心,也暗含借酒消愁、避世之意。

全诗核心:通过对比官场的虚伪与山林的宁静,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失望,并选择归隐田园,坚守内心的清净。语言朴实,但情感深沉,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乱世中典型的精神追求。

胡楚材

宋睦州寿昌人,字公乔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。历授广德、仪真判官,调嘉兴幕。以刚直忤权贵,官仅校书郎,遂退居不仕,以琴书自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