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被遗忘的古老寺庙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时光流逝的苍凉感。
开篇用"古寺知何代"直接点题,这座寺庙古老到连年代都不可考,它孤零零地倚靠在青翠的山色中。"凝尘生佛面"这个细节特别生动,佛像脸上积满灰尘,说明很久没人来祭拜了;"落叶拥禅扉"则用落叶堵住寺门的画面,进一步强调寺庙的荒废。
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寂静:大殿里本该香火缭绕却一片死寂,长廊中只有乌鹊飞过。最妙的是"塔铃风外语",风吹塔铃的声音仿佛在诉说,把铃声拟人化,说它们像是在抱怨夕阳,其实是诗人借铃声表达自己对古迹荒芜的惋惜。
全诗没有直接抒情,但每个景物描写都饱含感情。诗人像用镜头慢慢推进,从寺庙外观拍到内部细节,最后用风中铃音作结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物是人非的惆怅。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,比直接说"我好难过"更有感染力。
于谦
于谦(1398年5月13日-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。汉族,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。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,得到明宣宗器重,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。明英宗时期,因得罪王振下狱,后释放,起为兵部侍郎。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,郕王朱祁钰监国,擢兵部尚书。于谦力排南迁之议,决策守京师,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。瓦剌兵逼京师,督战,击退之。论功加封少保,总督军务,终迫也先遣使议和,使英宗得归。天顺元年因“谋逆”罪被冤杀。谥曰忠肃。有《于忠肃集》。于谦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