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真相:名声的虚幻与时间的残酷。
前四句像在说一个网红的故事:某种叫"蒌楚"的植物(可能指某种不起眼的野草)突然走红,人人都在谈论它,但热度过去后就被遗忘。这就像现在网络上突然爆红又迅速过气的网红或流行语。
后四句把镜头拉长到历史长河:能在史书上留名的,千万人里不过一两个。诗人感叹:当那些历史名人还活着的时候,他们的名声可能铺天盖地,但最终大多被时间淹没。就像我们今天可能记不住十年前的热搜人物一样。
全诗最妙的是用野草的兴衰比喻名声的短暂,用"掀揭满天地"这个形象的动作,描绘出名震一时的盛况。最后留下的思考是:追求虚名不如做些真正有价值的事,因为时间是最公平的筛子。这种对名利场的清醒认识,放在今天各种追逐流量的社会里,依然特别有共鸣。
项安世
项安世(1129--1208),孝宗淳熙二年(1175年)进士,光宗绍熙四年(1193年)任秘书省(管理皇家典籍)正字,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。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,开禧二年(1206年)起知鄂州,迁户部员外郎、湖广总领。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。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,足不出户,专事研究,于《左传》、《周易》诸经皆有见解,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《易传》,纪晓岚评价:“安世之经学深矣,何可轻诋也。”嘉定元年(1208年)卒。有《周易玩辞》十六卷、《项氏家说》、《平庵悔稿》等。其生平可见于《馆阁续录》、《宋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