涉苏溪

苏溪何弯环,中有百家屋。
出门临水坐,炊饭白如玉。
树头山果殊酸甜,祇向县中求食盐。
涉溪前行马碍脚,水鸭多于枝上鹊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这一场景:

1. 溪流的弯曲与居民
- 开头两句“苏溪何弯环,中有百家屋”,描述了一条弯曲的溪流,溪旁住着上百户人家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这条溪流并不是笔直的,而是弯弯曲曲的,溪边的居民生活惬意。

2. 溪边的生活
- “出门临水坐,炊饭白如玉”,说明村民们常常在溪边休息,享受自然风光。做饭时,白白的米饭就像玉一样,形容米饭的色泽和质地都很美。

3. 山果与生活琐事
- “树头山果殊酸甜,祇向县中求食盐”,指出溪边的树上长满了山果,虽然味道有些特别(酸甜),但村民们缺的是盐,需要到县城去买。

4. 涉水过溪的趣事
- “涉溪前行马碍脚,水鸭多于枝上鹊”,描述了过溪的场景。溪水较深,马儿过溪时差点绊倒,显得有些滑稽。同时,溪里的鸭子比树上的麻雀还多,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,展示了溪边居民宁静而自然的生活方式。诗人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趣事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那份纯朴和宁静。

洪亮吉

洪亮吉(1746~1809)清代经学家、文学家。初名莲,又名礼吉,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,晚号更生居士。阳湖(今江苏常州)人,籍贯安徽歙县。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,授编修。嘉庆四年,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,极论时弊,免死戍伊犁。次年诏以“罪亮吉后,言事者日少”,释还。居家十年而卒。文工骈体,与孔广森并肩,学术长于舆地。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,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