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 其三

天门詄荡屡经过,凤翥鸾翔共揣摩。
飞过碧空真迹在,影留寒水草书多。
随身八法皆成永,破体双钩惯学戈。
为问世间摹榻手,砚凹作凸欲如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书法中的雁阵笔法,通过比喻和想象展现书法的美感和技巧。让我们一步步来解析。

首两句“天门詄荡屡经过,凤翥鸾翔共揣摩”描述了书写者多次经过“天门”,在这里练习书法,如同凤凰和鸾鸟翱翔般自由自在,互相切磋和学习。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,将书法练习比作鸟儿飞翔,形象生动。

接下来两句“飞过碧空真迹在,影留寒水草书多”将书写过程比作天空中飞翔的鸟群,在碧蓝的天空中留下飞翔的痕迹,同时在寒冷的水面映出草书的影子。这里描绘了书写时的动态美和痕迹,以及草书的特点。

“随身八法皆成永,破体双钩惯学戈”进一步展示了书写者运用了各种书法技巧,使笔画持久不散,掌握了各种特殊的笔法和结构。这里的“八法”指书法中常见的八种基本笔画技巧,“破体双钩”是指特殊的书法形式,就像在戈的形状上进行雕刻。

最后一句“为问世间摹榻手,砚凹作凸欲如何”则发问,感叹那些只是机械复制的书写者,他们的作品虽然凹凸不平,却失去了书法的精髓和动态美。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真正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机械复制的批评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书法的魅力,同时也传达了对真正书法艺术的推崇和对书法技巧的赞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