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清都
按曲秦筝柱。
纤腰折、恍疑鸾凤骞翥。
连昌罢饮,华清倦浴,羽衣飘举。
倾城自出唐宫,怕赵后、留仙未数。
任旧日、宠擅梅精,长门冷寂羞妒。
镫前换了青裙,桑柔细撷,行畏多露。
春雷四起,银壶碎击,座中雄顾。
周郎鬓丝霜尽,更为汝、青回半缕。
会散时、客怨花迷,伥伥自语。
纤腰折、恍疑鸾凤骞翥。
连昌罢饮,华清倦浴,羽衣飘举。
倾城自出唐宫,怕赵后、留仙未数。
任旧日、宠擅梅精,长门冷寂羞妒。
镫前换了青裙,桑柔细撷,行畏多露。
春雷四起,银壶碎击,座中雄顾。
周郎鬓丝霜尽,更为汝、青回半缕。
会散时、客怨花迷,伥伥自语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宫廷宴会上的歌舞场景,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,展现了舞者的风姿与宴会后的落寞。
上片用"秦筝""纤腰"等意象,将舞者比作展翅的凤凰,突出其轻盈飘逸的美态。通过"连昌宫""华清池"等历史典故,暗示舞者出身高贵。又以"赵飞燕""梅妃"作对比,既表现舞者技艺超群,又暗含"红颜易老"的感慨。
下片笔锋一转,写宴会散场后的场景。"青裙""采桑"的描写,暗示舞者身份已从宫廷沦落民间。"春雷""银壶"的喧闹与"鬓丝霜尽"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。结尾"客怨花迷"的怅惘,道出了繁华过后的空虚感。
全词最精彩处在于:用华美的宫廷乐舞反衬人生无常,前段极写歌舞之盛,后段急转直下写散场凄凉,这种强烈反差让人深刻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。词人通过舞者命运的变迁,寄托了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