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乡野的闲适生活,同时暗含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。
前四句勾勒出一幅田园隐居图:诗人买书寄往幽静的村庄,木槿篱笆遮挡着临水的家门。在秋声竹影中安眠,枕着梧桐新枝赏月。这些画面充满自然意趣,"移竹母"(新移栽的竹子)、"枕桐孙"(新生的梧桐枝)等细节,生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状态。
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:那些忙于官场应酬的人摆脱不了世俗牵累,连经典著作(六籍)都成了应付科举的工具。最后两句尤为动人——没有访客时,诗人也像生了病一样孤独,这份心境却无人可诉。这里的"病"不是真生病,而是形容精神上的寂寞。
全诗通过对比手法,将乡居的宁静美好与世俗的喧嚣疲累相对照。最打动人的是结尾那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孤独感——即使生活在理想环境中,缺乏精神共鸣者依然感到寂寞。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,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。
方岳
方岳(1199~1262),南宋诗人、词人。字巨山,号秋崖。祁门(今属安徽)人。绍定五年(1232)进士,授淮东安抚司□官。淳□中,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。后调知南康军。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,被移治邵武军。后知袁州,因得罪权贵丁大全,被弹劾罢官。后复被起用知抚州,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