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古四十四首 其十七

病餐毒药访良医,医使元餐药治之。
病去药回滋味别,舌头具眼者方知(以上同上书卷二○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治病的比喻,讲了一个关于"解决问题方法"的深刻道理。

第一句"病餐毒药访良医"说:人生病了乱吃药,结果病情加重,这才想到要找好医生。就像我们遇到问题时,常常病急乱投医,用错误方法反而让问题更严重。

第二句"医使元餐药治之":好医生的治疗方法很特别——让你继续吃原来那个毒药。这看似矛盾,其实在说:真正的高手不会简单否定错误方法,而是能转化利用它。

第三句"病去药回滋味别":等病好了再尝那个毒药,味道完全不同了。意思是:当我们真正解决问题后,回头看当初的错误,会有全新理解。

最后一句点明主旨:只有"舌头长眼睛"(既会品味又有洞察力)的人才能懂这个道理。告诉我们:智慧来自亲身经历后的感悟,光听别人说是体会不到的。

全诗的精妙在于:用治病过程比喻人生智慧的形成——错误本身可以成为解药,关键看我们怎么用、怎么悟。就像吃苦药能治病,经历错误也能让人成长。

释法泰

释法泰,号佛性,俗姓李,汉州(今四川广汉)人。住鼎之德山,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,敕居潭州大沩。为南岳下十五世,圆悟克勤禅师法嗣。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四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九有传。今录诗七十一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