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归经青岛大连杂书所感 其二
山为青玉玦,水为碧玉流。
何意表东海,邅回逢此州。
维舟骋高车,驰道如卧虬。
上有废垒雄,下有樱木稠。
莫矜返连城,缮治非昔周。
觇国将谓何,慨然登高邱。
东风吹雪花,忽白群峰头(青岛遇雪。)。
何意表东海,邅回逢此州。
维舟骋高车,驰道如卧虬。
上有废垒雄,下有樱木稠。
莫矜返连城,缮治非昔周。
觇国将谓何,慨然登高邱。
东风吹雪花,忽白群峰头(青岛遇雪。)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途经青岛大连时的所见所感,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。
开篇用"青玉玦"形容青山如环形美玉,"碧玉流"形容清澈的水流,立刻勾勒出青岛山海相映的秀丽景色。但作者笔锋一转,提到这些美景竟出现在东海之滨的偏远之地("邅回逢此州"),暗示了对这片土地特殊性的感叹。
中间部分通过具体场景展开:高车奔驰在如卧龙般的宽阔道路上,既有废弃的军事堡垒("废垒雄"),又有繁茂的樱花树。这种新旧并存的景象让作者感慨——虽然城市重建后价值连城("返连城"),但已不复往日的完整风貌("非昔周")。
最后登高望远时,作者的情绪达到高潮:冬春之交的雪花突然覆盖群山,这个意外之景既实写青岛遇雪的场景,又暗含对时局变幻的忧思。全诗通过山海、古今、风雪等多重对比,在赞美自然风光的同时,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,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