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书情(乙未)

春云覆千里,飞雨来微霄。
良阴不待旦,宿昔非崇朝。
蘅皋英犹缓,蕙圃芳未遥。
连卷仍故蘤,敷被丽新条。
佳人阻采若,含情虚握椒。
行迈匪康涂,中心写长谣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景图,同时融入了诗人细腻的情感。

开篇用"春云覆盖千里,细雨从天飘落"的画面,营造出朦胧湿润的春日氛围。这里不是那种需要等待的阴天,而是突然就降临的细雨,暗示着春天变化无常的特点。

中间部分描写雨后花草的状态:水边的杜蘅(一种香草)还没完全绽放,蕙草园里的芬芳也尚未消散。弯曲的老枝上依然开着往年的花朵,而新生的枝条已经披上了嫩绿的新装。这些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,老枝新芽的对比特别生动。

最后四句转入抒情。诗人想象有位佳人因为雨天受阻,不能去采摘香草("若"和"椒"都是香草),只能空怀情思。而诗人自己走在并不平坦的路上,内心感慨万千,只能通过创作这首长诗来抒发。

全诗妙在将春雨、花草、佳人、行路这些意象自然串联,表面写景实则抒情。特别是"老枝新芽"的对比,既展现春天新旧交替的生机,也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怀。最后"行路不易"的感叹,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人生感悟,显得余韵悠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