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京城街头的生动画面,充满了繁华与寂寥交织的复杂情感。
开头两句用"鼠耳长"形容宫道两旁槐树新叶的可爱模样,飞檐长廊在暮色中延伸千步,展现皇家建筑的恢弘气派。"虹桥"两句更妙——彩虹般的拱桥横跨天河般的御沟,竹篱笆远远守护着宫墙,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,把普通景物写出了神话色彩。
中间"柳密"两句最见巧思:诗人说茂密柳枝在暖风中摇曳的样子,比春风本身更温柔;高楼之所以建这么高,仿佛就是为了多挽留一会儿夕阳。这种反常规的联想让静止的景物突然有了生命。
结尾笔锋一转:薄暮中轻尘与浓雾交织,骑马少年衣袂飘飘的身影,承载着整个黄昏的惆怅。这里"恨"字用得极妙,不是真的怨恨,而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青春闲愁,让整幅金碧辉煌的京城晚景突然蒙上淡淡的忧伤。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移动镜头:从宫槐长廊的宏观景象,到虹桥禁苑的中景,最后聚焦马上少年这个特写。在展现盛唐气象的同时,又悄悄流露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,那种繁华中的莫名孤独感。
宋祁
宋祁(998~1061)北宋文学家。字子京,安州安陆(今湖北安陆)人,后徙居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。天圣二年进士,官翰林学士、史馆修撰。与欧阳修等合修《新唐书》,书成,进工部尚书,拜翰林学士承旨。卒谥景文,与兄宋庠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词语言工丽,因《玉楼春》词中有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句,世称“红杏尚书”。